〈反思的能力〉戚本盛
先有思考才有反思,這大抵是一般以為「反思」(Reflection)屬高階思維能力的原因。這個看法也許沒錯,卻可能帶來兩種迷思:一是以為學生因為思維水平不高便沒有反思的能力,二是以為教育程度較高的人(例如博士)就有反思的能力。
Read more先有思考才有反思,這大抵是一般以為「反思」(Reflection)屬高階思維能力的原因。這個看法也許沒錯,卻可能帶來兩種迷思:一是以為學生因為思維水平不高便沒有反思的能力,二是以為教育程度較高的人(例如博士)就有反思的能力。
Read more筆者是八十後,這篇回溯中學時候學習的點滴,順記一位老師Ms Chan,在那個教界尚沒有什麼名堂潮語概念大傘子的90年代,實踐「自主學習」的二三事。落筆之時課堂片段竟還歷歷在目,不是因為筆者記性特別好,只是學習的過程特別深刻。
Read more記得我剛執教鞭時,任教中三級其中一班的通識科。在第一次測驗派卷後,全班的成績也考得不太理想。
Read more另一個案的計劃學校,主要錄取第二組別及第三組別的學生。學校早前與筆者商討後,把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技巧放在學校關注事項之下,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。
Read more去年優質學校改進計劃的團隊與不少學校合作,嘗試協助教師在課堂內與學生一起建構知識,例如培養學生判辨及摘錄重點的能力及教授認知技巧,希望教懂學生作能力轉移,以及製作溫習材料,以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功夫。
Read more曾經在親子網上看到一則建議:家長陪小朋友做功課,千萬不要一直坐在小朋友身旁指導。
Read more有一天,我看到一位學生悶悶不樂。
「怎麼了?」
「媽說我打機打太多,剪了我的寬頻線……」
原來,又是打機惹的禍。
在之前的兩篇,談到了學生如何透過到歷史景點及傳統食肆考察,認識社區及了解保育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。但當我們與學校老師共同設計全方位學習的活動是,最關心的,並不只是到哪些地點考察,而是跟據我們期望學生在經歷活動之後能有甚麼學習成果,而決定大課及考察當日學生需要完成甚麼任務。
Read more之前說到帶學生到紅磡觀音廟等地方考察,但除了歷史建築外,不少地區小店、街坊食肆也極具本土文化特色。所以,我們在為學生制訂考察路線時,除了歷史古蹟外,亦要他們搜羅一件具特色的商品,更要他們化身「味王」,品嚐一下該地區馳名的美味小吃。
Read more